食物营养成分查询

谷类及制品

谷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繁多,据统计多大4万多种以上。广义上的谷类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小麦、青稞、高粱、薏米、燕麦、荞麦、莜麦、糜子等。按照谷类作物品种的不同,分为了小麦、稻米、玉米、大麦、小米和黄米,其他几个亚类。

—— 谷类及制品

薯类、淀粉及制品

此类食物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分为以下两个亚类。

  • 薯类:如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 淀粉类:如各种淀粉、粉丝、粉条、藕粉等

马铃薯、甘薯、木薯被称为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属茄科一年生块茎类植物。世界上79%的国家种植马铃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甘薯又名山芋、红薯、白薯等。木薯别称树薯、木番薯等,原产地为非洲南部,为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在温带为一年生灌木。薯类是为居民提供淀粉的主要食物之一。 —— 薯类、淀粉及制品

干豆类及制品

豆类作物有大豆、绿豆、赤豆、芸豆、蚕豆、豌豆等。按照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科将豆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35%~40%)和脂肪(15%~20%),而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少(20%~30%);另一类是除大豆外的其他豆类,含较高的碳水化合物(55%~65%),中等蛋白质(20%~30%)和少量脂肪(低于5%) —— 干豆类及制品

蔬菜类及制品

关于蔬菜的定义和分类,科学界与消费者的认识常常有所不同。结合农学院蔬菜学上的分类和膳食营养调查的实际应用,把蔬菜分为了8个亚类,其中包括了相应的脱水蔬菜和罐头制品等。

  • 菜根类:包括萝卜、胡萝卜等
  • 鲜豆类:包括菜豆、蚕豆、豌豆、绿豆芽等
  • 茄果、瓜菜类:包括茄子、番茄、甜椒、黄瓜、南瓜等
  • 葱蒜类:包括大葱、大蒜、洋葱、韭菜等
  • 嫩茎、叶、花菜类:包括大白菜、油菜、菜花、竹笋等
  • 水生素菜类:包括慈菇、菱角、藕、茭白等
  • 薯芋类:包括豆薯、山药、芋头、姜等
  • 野生蔬菜类:包括地肤、香椿、蕨菜等

—— 蔬菜类及制品

菌藻类

菌类和藻类是两个不同的类别,它们均不同于一般的动植物性食物,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习惯上将其放在一起。

菌类:食用菌又称为真菌食物,属真菌类的担子菌刚,包括蘑菇、香菇、平菇、木耳等。它既不同于植物性食物,也不同于动物性食物。食用菌营养丰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新鲜蘑菇含蛋白质较少、干蘑菇则高达40%左右。

藻类:海藻类系海洋生和海边生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类。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把海藻分为了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浮游藻由一个细胞组成,所以称为海洋单细胞藻。这类生物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它们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又是养殖鱼、虾、贝的饵料。现在,在中国海记录到的浮游藻有1817种。栖息在海底的藻类称为底栖藻。根据海藻的颜色,把它们分为三大类: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褐藻类已被大量用来制作工业上有广泛用途的褐藻胶。 —— 菌藻类

水果类及制品

我国水果品种繁多。依据果实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将此类食物分为6个亚类。其中罐头、凉果等制品也包括在内。

  • 仁果类:多属于蔷薇科,其食用部分主要由肉质的花托发育而成,子房形成果芯,果芯内有数个小型种子,如苹果、梨、山楂、海棠果等
  • 核果类:该类水果在植物学上也属于蔷薇科,此类果实大都由外、中、内果皮构成。外果皮较薄,中果皮肉质为主要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坚硬成核,核中有仁。常见的有桃、杏、梅、李、樱桃、枣等
  • 浆果类:这类果实浆汁多,其种子小而数量多,散步在果肉内,包括葡萄、草莓、猕猴桃、沙棘、醋栗、石榴、无花果、柿子、桑葚等
  • 柑橘类:属于芸香科柑橘类属植物,其果实外果皮为革质,中果皮较疏松,内果皮多形成囊瓣。常见的有橙、柑橘、柚、柠檬等
  • 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包括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番石榴、荔枝、枇杷、洋桃等
  • 瓜果类:指西瓜、甜瓜、哈密瓜、黄金瓜等一般作为水果食用的瓜类植物

—— 水果类及制品

坚果、种子类

坚果又称壳果,这类食物食用部分多为坚硬核内的种仁子叶或胚乳,富含淀粉和油脂。植物的干种子在商业上常与坚果放在一起。将此类食物分成了2个亚类:

  • 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山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等
  • 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 坚果、种子类

畜肉类及制品

常见的家畜有猪、牛、羊、驴、马等。畜体的各部位主要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各部位的命名主要以骨为基础。肉和肉制品包括动物的骨骼肌,也包括它们的腺体和器官(如舌头、肝、心脏、肾、脑等)。肉铺、火腿肠等肉制品也在此类中。

肉的质量分级一般基于3个因素:胴体的成熟度、脂肪花纹度和肌肉坚实度。颜色也是一个参考依据。这些因素导致肉的产量、嫩度、风味、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以及总体质量大不相同。 —— 畜肉类及制品

禽肉类及制品

常见的家禽有鸡、鸭、鹅、火鸡等。按此常规将家禽及其制品分成相应的亚类。家禽的分割与家畜类大致相同,主要分为头部、躯干、翅膀和内脏等。市场上对家禽的等级一般基于生长年限和体重,主要考虑的是烹饪加工方面的鲜嫩度。 —— 禽肉类及制品

乳类及制品

乳类食品按来源,主要分为牛乳、羊乳、马乳和人乳。市场产品以牛乳为主。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将乳类食品分为6个亚类:

  • 液态乳:分为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前者消毒温度在100℃以下,只能短期存放;后者经超高温瞬时灭菌(135℃以上),可以室温较长时间保存。两种纯牛奶的质量标准都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灭菌调味乳的蛋白质不低于2.3%,脂肪含量一般比纯牛乳低0.2%~0.5%左右。
  • 奶粉:是指将原料乳灭菌、浓缩,然后经喷雾、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通常分为四种:全脂奶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一般来讲,全脂奶粉蛋白质等成分是液体乳浓缩的7~8倍,调味奶粉是5倍左右。目前强化乳粉较多,均包括在此类。
  • 酸奶:根据口味常分为三种:纯酸牛奶,是以牛乳或乳粉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经发酵制成的产品,乳酸菌含量一般在107以上;调味酸奶,指添加了糖或调味剂等辅料的酸奶;果味酸奶指添加了天然果料等辅料的酸奶。
  • 奶酪:也称干酪,指原料乳经消毒后,再用乳酸菌发酵的产品。产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 奶油:又称黄油,是指将消毒乳离心分离为稀奶油和脱脂乳,然后以发酵或不发酵的稀奶油为原料制成的固态产品。另外还有含水量较少的产品称为无水奶油。
  • 其它:包括炼乳、奶片、奶皮等。

—— 乳类及制品

蛋类及制品

市场上常见的禽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依此分成相应的亚类。居民最常消费的是鸡蛋。

鸡蛋分级用对光检查法,主要是检查其新鲜程度。鸡蛋壳的颜色取决于鸡的品种,而鸡蛋黄的颜色取决于饲料,如果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高,则蛋黄颜色深。 —— 蛋类及制品

鱼虾蟹贝类

从水中获得的食品习惯上被称为水产品。此处包括的主要是一些水产动物性食物,按其品种分成以下几个亚类。

  • 鱼:包括草鱼、鲤鱼、鳟鱼等各种鱼和鱼罐头、鱼片干等加工制品。
  • 虾:包括白米虾、对虾、基围虾等各种虾和虾仁、虾脑酱等加工制品。
  • 蟹:包括海蟹、河蟹等各种蟹。
  • 贝:包括鲍鱼、蛏、扇贝、牡蛎及各种蛤蜊、蚶、螺等。
  • 其它:包括海参、海蜇、鱿鱼等软体动物。

上述水产食物的营养成分受季节、成熟度以及饲料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 鱼虾蟹贝类

婴幼儿食品

参照有关标准,将婴幼儿食品分为以下几个亚类。

  • 婴幼儿配方粉:指适用于0~12个月龄的婴幼儿食用的粉状食品,其营养成分能满足0~6个月龄正常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另外,也有较大婴儿的配方粉,适于6~36个月龄婴幼儿食用。
  • 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指当母乳或婴儿配方食品不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时为婴幼儿断奶时期生产的配方食品。适于4个月龄以上的婴幼儿食用,包括即食类和非即食类。
  • 婴幼儿补充食品:指为补充婴幼儿在断奶期某些营养素不足而生产的食品,包括以谷物为主料,以蔬菜、水果、蛋类或肉类为配料,强化或未强化营养素的产品。

当前所登载的食物成分数据源自实测值和标签摘录,仅作为相关营养调查和研究项目的参考数据。如另有它用,以厂家当年的新产品为准。 —— 婴幼儿食品

小吃、甜饼

此类食物是指各种传统的特色或风味小吃和甜点。小吃包括京八件、炒肝、凉皮等;甜点包括月饼、蛋糕及各种酥饼等。

这些食物由于受低于、民族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在配方和成分上存在很大的不固定性。

—— 小吃、甜饼

速食食品

速食食品的定义和范围尚不明确,分类也不统一。参考了国内外的定义,分为以下3个亚类。

  • 快餐食品:通常是由几种食物组成的、作为主食的方便食品。如中国特有的快餐和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等。
  • 方便食品:一般是指部分或完全加工成熟食、食用前只需稍微处理或完全不处理即可食用的食品。食品工业中的速食米饭、方便面、方便粥、早餐谷物、冷冻饺子、春卷、饮料、饼干、面包(糕点)、罐头食品等均属于此类食品。
  • 休闲食品:常指传统意义上的零食类速食食品。没有统一分类,按其原料可分为谷物膨化类、果仁类、瓜子类炒货、糖制品、果蔬类、鱼肉类等。

为避免交叉,一些食物如饮料,各种罐头、蛋糕、瓜子、糖制品、鱼肉干等已归到其它相关联的类别中,这里不在重复。

—— 速食食品

饮料类

本类食物包括了软饮料、茶叶、冷饮食品等。软饮料又称为非酒精饮料,指经包装的乙醇含量小于0.5%(m/V)的软料制品。 —— 饮料类

含酒精饮料

含酒精饮料是指酒精(乙醇)含量在0.5%~65.0%(V/V)的饮料。结合行业标准,分为3个亚类。

  • 发酵酒:指以粮谷、水果、乳类等为原料,主要经酵母发酵等工艺制成的酒精含量小于24%(V/V)的饮料酒,包括啤酒、葡萄酒、果酒、黄酒及其它发酵酒。
  • 蒸馏酒:指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的、酒精度在18%~60%(V/V)的饮料酒,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伏特加)、老姆酒(朗姆酒)和其它蒸馏酒。
  • 露酒(配制酒):指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包括植物类露酒、动物类露酒等。

含酒精饮料的能量值计算:
含酒精饮料从体积(ml)百分比转换为重量(g)百分比时,按附录1中的数据进行换算。

—— 含酒精饮料

糖、果脯和蜜饯、蜂蜜

该类所包括的食物均为含糖较多或经糖腌制的食品,分成糖、糖果、果脯和蜜饯、蜂蜜四个亚类。

  • 糖:主要指食用白糖、红糖、蔗糖转化糖、玉米糖浆和其它糖代用品。
  • 糖果:可分为两大类,以糖为主要成分的糖基糖果和以巧克力为主要成分的巧克力基糖果。糖基糖果包括牛轧糖、太妃糖、奶油硬糖、果汁软糖、酥糖和凝胶糖等。巧克力基糖果包括涂巧克力的糖果和巧克力条等。
  • 果脯和蜜饯:包括果脯、蜜饯等传统食品。按照制作工艺,含水但不带汁的称为果脯,如苹果脯、梨脯等。蜜饯指用浓糖浆浸渍的果品。
    凉果也是我国传统食品,一般凉果保持了原果的整体形状,表面较干,有的呈盐霜状如柿饼。在本书中,将凉果归到“水果类及制品”中。
  • 蜂蜜:是以糖类为主的高浓度液体,一般含糖70%以上,主要糖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离蜜和巢蜜;根据蜜源植物种类的不同,分为油菜蜜、刺槐蜜、槐花蜜等。

—— 糖、果脯和蜜饯、蜂蜜

油脂类

术语油(Oil)和脂(Fat)分别指室温下的状态是液态还是固态。根据来源不同,将油脂类食物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两类。

  • 动物油脂:动物脂肪包括猪脂和牛、羊等动物体脂、乳脂,以及海洋鱼类的脂肪。乳
    脂,又称奶油,一般指牛乳脂,因与乳类有密切的联系,在食物分类上,归入到“乳类及制品”中。动物脂肪由于脂肪酸饱和度较高,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或半固态。
  • 植物油:包括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核桃油、棕榈油等。植物油的主要原料为大豆、玉米、菜籽、葵花子等或坚果。植物油由于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大部分在常温下为液态。

居民消费的油脂类食物一般有:

  • 以植物原料提取的食用油脂:可分为二级油、一级油、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
  • 经过深加工制得的专用油脂,如氢化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煎炸油、焙烤专用油、可可脂及其代用品等
  • 富含功能性成分的油脂和特种油:如小麦胚芽油、沙棘油、米糠油、鱼油等
  • 突出调味功能的芝麻香油和蛋黄酱等

—— 油脂类

调味品类

传统意义上的调味品指具有咸、甜、酸、苦、辣、鲜等味道的产品。现在,调味品的范畴已大大扩展,许多改善口味、色泽、质地的产品以及小菜等都归入调味品类。

根据调味品的生产工艺和用途,一般将其分为:

  • 发酵型调味品:如醋、酱油、豆瓣酱、面酱、腐乳、味精、料酒等
  • 非发酵型调味品:如盐、琼脂、淀粉、酵母、咸菜、糖等
  • 香辛料:包括干制品如芥末、豆蔻、大茴香、陈皮、桂皮、花椒等和鲜品如姜、葱、蒜、鲜辣椒、香菜等。

根据所包含食物的品种,将该类食物分为酱油、醋、酱、腐乳、咸菜类、香辛料和盐、味精及其它等几个亚类。

—— 调味品类

作者微信→